1. 材料选择
食品级不锈钢:
304(06Cr19Ni10):通用材质,耐腐蚀性好。
316(06Cr17Ni12Mo2):更高耐蚀性,适合高端杯、海水环境。
430(10Cr17):低成本,但耐腐蚀性较差(易生锈)。
避免使用201/202(含锰较高,可能析出重金属)。
2. 加工过程控制
防污染:
加工设备专用(避免与碳钢混用,防止铁离子污染)。
冲压、焊接后需清洗+钝化(硝酸+氢氟酸溶液)。
尺寸精度:
杯体与杯盖配合间隙≤0.1mm(防止漏水)。
3. 食品安全性
符合国标:GB 4806.9-2016《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》。
检测项目:
重金属迁移(铅、镉、镍等)。
表面粗糙度(Ra≤0.8μm,易清洁)。
二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
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杯体拉裂 | 冲压润滑不足/模具磨损 | 更换高润滑冲压油,修复模具 |
焊缝发黑 | 焊接氧化严重 | 提高氩气纯度(≥99.99%),焊后酸洗 |
杯口毛刺 | 修边不彻底 | 增加抛光或滚光工序 |
保温杯漏气 | 真空钎焊不良 | 检测焊缝气密性,优化焊接参数 |
四、行业趋势
环保工艺:减少酸洗,采用电解抛光或超声波清洗。
智能杯体:激光雕刻+传感器嵌入(如温度显示)。
轻量化:超薄不锈钢(0.2mm)+ 激光焊接技术。
总结
不锈钢杯子的加工需兼顾材料、工艺、安全三大核心,尤其食品级产品必须符合GB 4806.9标准。